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之校级示范课程|《社会研究方法》:实践出真知,社会调查方法类课程的思政探索

本科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2023-01-05

编者按

为增强课程思政育人合力,加强课程思政经验共享,我们将持续推出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聚焦建设动态、特色项目展示等模块。

自2021年10月,教务处公众号已陆续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新华网“新华思政”版块展播的优秀课程以及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行推送宣传。从本期开始,课程思政之优秀课程案例版块将陆续为大家展示中国人民大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风采。本期推出的课程为社会与人口学院李婷教授及其教学团队讲授的《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讲授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的专业基础课程,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主讲教师为李婷教授,教学团队成员包括:陆益龙教授、巫锡炜副教授、王玉君副教授、王篪讲师。

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规范,包括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课程内容涵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实际研究的操作化、概念化、测量以及各种观察和分析方法,比如问卷设计、抽样方法、定性访谈、实验法、定量定性分析等等。



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本门课程是建立在实践出真知、理论结合实际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体系之上。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进一步把思政内容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致力于将知识传授、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实现有专业特色的价值引领的思政工作目标。

具体来说,本门课程有以下几项培养目标,它们又与特定的思政建设目标相结合,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价值体系:

  1. 认识和掌握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深入理解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

  2. 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3. 学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了解社会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遵循职业道德与规范;

  4. 形成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领悟能力——培养开放的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思政“N种打开方式”

01

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

作为课程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将对研究方法的讲授上升到哲学认知的高度上。本门课程强调以科学方法来观察、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而这些实际上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重调查分析等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毛泽东思想是紧密相关的。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不断思考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与研究方法体系的理解。


02

大量采用中国案例、中国故事,

努力坚定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在讲授具体研究方法时,将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费孝通的“乡村研究”、“差序格局”和“乡土中国”、边燕杰针对中国社会开展的“社会关系研究”等作为案例。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增加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中华文化特点的兴趣,激发认识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好奇,有助于坚定学生们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


03

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密切结合,

致力培养科学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以田野课堂为抓手,指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在田野中体验感悟,让学生走进农村、街道和社区,通过将课堂和书斋中获得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田野观察和体验,一方面锻炼了专业能力,同时又引导学生从实践中熟悉中国国情,达到知行合一,在对社会的观察中增进其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04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实现对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课程教学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的设计以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宗旨。除传统教师讲授外,还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贯穿始终。学生的参与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设立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课堂陈述;(2)学生轮流在课堂分享对前沿论文的阅读感想与解析;(3)分组完成一项完整的研究设计/报告并在课堂展示;(4)鼓励学生评议其他小组的研究设计/报告。


05

注重对学生道德和规范意识的培养

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强调社会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初步培养起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意识。










文案 | 教务处本培办

编辑 |盛一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