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纪实 | 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系列报道之五


教书育人为己任  课程思政出成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系列报道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纲要》号召所有高校,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为了落实《纲要》精神,我校制定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课评选办法》。几年来,我们评选并立项了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 门、重点培育课 40 门,产生了课程思政联动课程80门。


截至到目前,这些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课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工作,产出了大批成果。为了更好地发挥我校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示范效应,展示我校课程思政的建设特色和成果,促进课程之间经验交流分享,教师发展中心将对立项建设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系列报道。


亲爱的同仁们,敬请关注教师发展中心公众号,让我们共同领略我校课程思政的育人风采!


《中医英语》

课程思政建设纪实


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要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向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迈进,需要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对中医特色专业英语课程《中医英语》进行思政化总体设计和建设,这是应时代之需,领专业之先,是“教单科(英语)、育全人”理念的实践探索。


《中医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范畴,以中医内容为依托,将基于学科内容的知识学习和基于英语语言的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通过学习中医的英文表达,加强中医传统文化自信,为学生将来进行深层次专业英语学习和进行中医药国际传播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不仅仅要提高中医英语运用能力,更要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要选择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中外文明沟通互鉴和传播中医文化的能力。


《中医英语》课程的思政教学总体设计,是以智育+德育的综合性产出为导向,以教师为主体,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内涵,在课程教学内容的传递中,通过“驱动-促成-评价”的路径,结合师生合作评价,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中医文化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于无声处,润学生爱国之心、爱中医之念,做到隐性思政教育而有显性的德育效果。


一、课程组基本情况

《中医英语》课程组负责人为李晓莉老师,课程组共有7名专任教师(李晓莉、都立澜、吴青、王乐鹏、翟书娟、董俭、周开林),其中2名教师(李晓莉、都立澜)目前为课程的主讲教师。另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中国老师为课程思政理论指导。

 

图 1 主讲教师:都立澜教授(左)

李晓莉副教授(右)


课程组老师均为从事一线中医英语相关教学工作的教师。其中教龄在25年以上的2人(28.57%);15-24年的1人(14.29%),5-14年的2人(28.57%),1-4年的2人(28.57%),为涵盖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传帮带教学团队梯队。


团队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优化合理。团队职称组成为教授2人(28.57%),副教授2人(28.57%),讲师3人(42.86%)。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博士4人占42.86%(含在读1人)。年龄分布为30-40岁教师4人(57.14%),41-53岁教师3人(42.86%)。学科背景有来自中医学、英语语言学、教育学不同专业的学缘结构,具有中医、英语交叉专业背景的教师为4人(42.86%)。


课程组主要成员近3年主讲的本科生专业课程有《中医英语》、《西医英语》、《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英语基础》、《医学英语词汇》、《医学英语翻译》、《中医论文英文摘要写译》、《中医文化传播》等;主讲的研究生专业课程有《中医药外语研究专论》、《中医英语翻译》、《中药英语》等;此外,还承担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英语写译实践》和跟师学习等教学任务。

 

二、工作概况

2019年7月初,经过学校教师工作部组织专家组的遴选,《中医英语》有幸获批成为第一批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十门中的一门(批准编号:KCSZSF-04)。



全体课程组老师共同学习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重点培育课程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共同商议确定了《中医英语》课程思政的培育目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中医人文素养”等,实现英语课程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要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课程组据此确定了《中医英语》课程思政专项建设项目的研究目的。并根据方案要求,于2019年7月12日提交了课程思政建设专项任务书。

 


2019年7月15日课程组李晓莉和周开林参与了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动员大会,听取了与会专家和课程组代表对于课程思政项目建设的介绍,进一步加深了对于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2020年课程积极开展线上教学,疫情期间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生的中医文化自信,坚定了大家对于中医英语专业的信心。


三、重点活动

1.开展课程组教师思政学习

在英语专业课上实现思政化,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相关知识。针对上述要求,本课程教学团队集体攻关,通过本门课程的思政化改革和研究,在《中医英语》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不断挖掘《中医英语》课程思政价值内涵和具体建设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力求建设一支合作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友善、实干高效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团队建设内容如下:


1) 组织课程组教师参加师资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线上和线下的教学理念、思政建设、教育技术等相关培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团队负责人和青年老师代表2019年下半年参加了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微课制作技术Camtasia微课视频制作培训。2020年参加世中联学术年会,学习中医国际传播最新的理念和内容。2021年4月10-11日参加了外研社组织的教师育人素养与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线上研修班。此外,还通过学术教育机构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的消息,实时听取关于英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的专家讲座,了解学习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律和理论。


2) 组织课程组进行思政建设学习和交流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团队成员交流学习心得,讨论《中医英语》的显性和隐性思政教育路径,在此基础上阅读文献,撰写初稿,并已投稿。


2.优化《中医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挖掘梳理课程思政要素

在现有《中医英语》教学设计基础上,经过前期的培训、学习和心得交流,通过集体备课进一步挖掘每一个单元主题所蕴含的思政要素,结合一线授课老师经验,参考专家意见,梳理《中医英语》的思政教学要素。


2)优化思政教学设计

根据每个单元梳理出来的思政要素,根据POA教学理念,采用教学案例法,运用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的方式,有机地融入到已有的教学中。宏观设计上把握每个单元和话题的思政教学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微观设计上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典故、一个热点话题、一段视频、一个病例、一个术语等具体案例,彰显思政教学。课程组集思广益,多方查找资料,充分讨论,不断优化和完善思政教学设计。通过集体备课和讨论,共同讨论修订现有的《中医英语》思政化教学设计,并且设计了较为详细完备的课程思政计划。


3.线上教学实践(2020年)

《中医英语》课程组在线上教学准备和实际实施过程中,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时在教学前、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保障措施,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以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切实保障课程教学效果。


(1)开课准备:基于学情,充分完备

课程组教师在课程班级微信群中使用问卷星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的开课准备情况和线上教学的意向,做到对学情心中有数,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进行开课准备和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服务学生,精诚合作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组充分发挥团队力量,想学生之所想,共同解决教学难题,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课程组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分享教学课件;交流技术,提高应对新教学技术的使用和应变能力,共同完善BB教学平台的建设;课程组教师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3)教学调整:基于需求,保障效果

线上教学前两周过程中课程组收到来自学院、督导组、学生的多方积极反馈,两位教师也通过问卷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和教学反思,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对教学设计进行相应调整。紧扣重点和难点,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做好课前预习,课上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解决疑难问题,课后作业的布置明确具体,体现教学重点,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提高。


课程组及时进行了如下教学过程的调整:

1) 课前提前发放课件,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预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课上精讲重点和难点,设计针对性活动,解疑答惑,注重教学效果;

3)课后发放作业清单,让同学们更加清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每项作业的目的,通过明确的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的自律性;

4)梳理教学材料统一发放,方便学生查收和自学;

5)每周进行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总结并与学生分享,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

 

4.制作《中医英语》微课视频

在优化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撰写脚本,制作了3个《中医英语》微课短视频(含1个说课视频)和1个课堂实录视频,用于教学改革实践和后期评价反馈。


1) 撰写、修订微课脚本

起草脚本后,团队讨论修订定稿;

2) 拍摄、制作微课视频

联系专业公司进行微课视频的拍摄制作。


目前已经按期完成以下课程思政专项建设任务:

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化

    根据POA教学理念,采用教学案例设计举例的方法,结合思政教学的要求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进行《中医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对《中医英语》课程授课的主要6个章节,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环节和流程的落实和优化。



2)课程思政教学特色模型创作

充分汲取中国特色理论与西方教育理论精华,构建基于POA的《中医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型。

 


a. 两个中国特色理论的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理念和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理论;

b. 两个语言教育视角的融合:外部视角(课程论)和内部视角(二语习得理论);

c. 强调回归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课程思政微课短视频制作(3个)

视频1:说课视频(中文,时长4分钟)

视频2:微课Unit 4 针灸(英文,时长约14分钟)

视频2:微课Unit 5中药(英文,时长约10分钟)

目前以上视频均已上传到BB教学平台,并在线上教学使用。


4)课堂实录视频制作(1个)

40分钟的课堂实录视频,于2021年5月11日在良乡校区东院教学楼338录制完成,目前正在后期剪辑中。


 

2020年春季在线教学中,还制作了2个主讲教师的讲座录屏(各时长1小时)。


5)完成课程思政建设总结报告1篇,撰写课程思政建设论文1篇,已修订定稿投稿;另有1篇在撰写中。

 

四、取得的成果

《中医英语》课程组已按期初步完成了专项课程思政建设任务,正要在2020年的新学期教学中对改革成果进行实践检验之时,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特殊“战疫”时期的教学对师生都提出了挑战。


面对挑战,课程组迅速调整,积极应对,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整了教学模式和应对措施,切实保障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得到学校官方媒体的宣传。《中医英语》课程线上教学经过专家评审,获得2020年度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优秀线上课程二等奖。经人文学院推选,作为课程思政建设“最美课堂”代表课程组,参与了学校首届教书育人的思政课程“最美课堂”展示。

 


五、联动课程建设情况

    课程思政联动建设课程为《医学英语翻译》(翟书娟)和《西医英语》(周开林)。前一门课程为专业选修课,近两年由于选修人数不足未能开课。后一门课程为专业主干课,开设于第5学期,近两年仅有李晓莉老师一人主讲。目前主要是在课堂授课中融入一些思政元素,但是尚未系统地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计划在完成《中医英语》课程思政示范改革之后,启动《西医英语》课程团队建设,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产出导向法理念,系统进行课程思政改革。


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

微信搜索:北中医教师发展

● 长按二维码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