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张玉琪:《军事理论》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军事理论》课程是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增强学生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重要课程。《军事理论》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习近平强军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制、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加强《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经过一年的“课程思政”建设摸索实践,主要通过思政意识进头脑、思政要素进大纲、思政案例进教案、思政教学进课堂、思政内容进考核等五个方面,推进《军事理论》课程思政建设。


一、思政意识进头脑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入行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因此,必须推动军事理论课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军事理论课教学团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专题会议,传达学校文件要求,要求全体军理课教师统一思想认识,树立课程思政意识。

目前承担军事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是学院辅导员和武装部的老师。各位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方面的教育,专业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团队不断派老师参加教育部和北京市组织的各项培训、教学观摩、实地教学、外出调研等,开拓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教学能力。组织老师参加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的教学比赛,以赛促建,提升教学能力。在校内开展线上培训、试讲观摩,面对面交流,研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提高进步。

通过以上举措,使军理课教师充分认识了课程思政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明确了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课程思政建设入行。


二、思政要素进大纲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地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因此,只有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要素,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养成有机统一,使课程教学大纲变成课程育人大纲,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地。我们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根据《军事理论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进行有机分解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中明确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例如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国防的基本概念、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国防建设、武装力量和国防动员,教学目标是理解国防内涵和国防历史;了解我国国防体制、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熟悉国防法规、武装力量、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我们按照课程思政的要求,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在第一章第二节国防法规的教学目标中增加“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法律意识”的思政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大学生踊跃参军的故事,让同学们在大学生参军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当代大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保家卫国,勇挑时代重担,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价值追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拒服兵役的案例,引导学生把国家的价值要求和个人的价值选择融为一体,使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融入力建学院刘殿书教授在南海岛礁建设中为国家做贡献的故事,鼓励同学们向刘教授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为军队和国防建设做贡献。第一章第三节武装力量的教学目标中增加“培养爱军情怀,树立强军兴军信心”的思政教育目标。


三、思政案例进教案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实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也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的重要环节。我们根据各章节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凝练思政案例,融入教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实。

例如在讲授国防概述时,根据“培养家国情怀,树立忧患危机意识”的思政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将近代国防的屈辱历史融入教学内容,形成思政案例。运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情感的共鸣,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忧患危机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国防建设”这一节中,围绕“了解中国国情,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这一思政目标,在讲到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时,引入舰载机歼-15现场总指挥罗阳的案例,让学生深入学习这位被习总书记盛赞为“民族的脊梁”的感动中国人物的光辉事迹,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的同时,鼓励同学们向时代的英雄学习,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在信息化杀伤武器章节中,在讲授中国导弹的发展成就时,引入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个人的选择和国家的需要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国观念,鼓励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积极投身民族复兴大业。


四、思政教学进课堂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入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动课程建设入心的主要舞台。课堂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军事理论课要想达到预期的思政教学效果,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与之匹配。通过运用课堂讲授、启发式、互动式、案例教学、战例教学、情感共鸣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述精确制导武器时,引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种地空导弹红旗-2导弹击落国民党的U-2高空侦察机的战例。通过真实发生的战例,让学生了解在当时的国家安全环境下,自主研发武器装备的重要性以及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武器的艰辛历程和光辉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和科研创新意识。在讲授武器装备时,通过中国最新武器模型的展示,让学生对我国的武器装备的发展有直观的认识,增强对国情的了解和民族自信心。组织退伍学生录制武器装备介绍视频,用学生的身边人讲授我国武器的发展,增强信服力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个实践总结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课堂讲授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地修改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思政教育切入点。军理课教师利用同一个内容反复讲的特点,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打磨思政案例,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五、思政内容进考核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落细

考核既是考察学生对教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指挥棒,也是推动课程建设落细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的内容纳入教学后,不仅要讲,也要把课程思政的内容纳入考核内容。因此,我们将课程实践部分,例如参加学校的国防教育活动,以及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课堂作业纳入了课程考核,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入脑、入心、入行,也需要落地、落实、落细,军理课教学团队将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标准,继续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建立科学的思政教学目标、打磨优秀的思政案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