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即思政(四)| 《政治学》中的课程思政--人文与发展学院曲甜

贯彻育人大纲,落实立德树人。


2021年5月20日,学校举办了首届中国农业大学“最美课堂”教师教学比赛,18位参赛教师展示了他们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分享获奖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推广获奖教师的思政育人成效。


C A U

课 程 思 政 教 学 案 例 集

(四) 《政治学》——曲甜


教 师 介 绍

曲甜,法学博士,政治学理论方向,硕士生导师,2019年7月入职中国农业大学以来,主讲和参讲的课程有校核心通识课《中国政府与政治》,本科生专业必修课《政治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课《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MPA学位课《比较政府与政治》。指导学生申请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国家级),获得立项,参加中国农业大学“兴农杯”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获校级一等奖。参加中国农业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

课 程 介 绍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探索政治现象需要四重工具:一是价值引领,“人类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这是开展政治学研究的前提;二是理论指导,这是帮助我们理解政治现象的框架结构;三是方法支撑,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揭开政治现象奥秘的利器。四是实践基础,丰富多彩的政治实践既是政治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学以致用的场所。

课 程 思 政 育 人 目 标

课程育人目标可分为“知识思维能力价值四个层次:

1.知识层次致力于构建政治学知识体系①精准掌握概念内涵;②挖掘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形成理论命题;③建立理论之间的关联,形成知识体系。

2. 思维层次致力于打造科学思维方式:①科学研究方法训练;②基于方法训练成果,培养批判性思维;③挖掘政治现象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3. 能力层次致力于培养创新创造能力:①理论应用于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②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③基于实践活动创新理论。

4. 价值层次致力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①扎根中国大地,追踪我国政治实践进步成果;②开拓国际视野,在比较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③厚植爱国爱党情怀。

经典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和展示

专题课:西方国家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

当前西方国家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政治现象,例如美国政府“关门危机”频繁上演、欧洲极端政党入主议会、德国政府组阁谈判破裂等等。这些政治现象是不是偶然发生的?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从学理角度解释这些现象?本专题教学致力于帮助学生理解上述问题。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是政治极化现象的典型反映。政治极化现象之所以出现,其原因要追溯到制度设计和制度选择。美国的政党制度是两党制。民主和共和两大党对立,两党为了维持和稳固自己的选民基础,形成了“凡是民主党支持的共和党就反对”、“凡是共和党支持的民主党就反对”的局面。之所以形成两党制格局,主要原因在于选举制度。美国实行的是简单多数决定制的选举制度,该制度的核心规则是第一名获胜,这会造成“赢者通吃”局面,引发选民策略投票行为,小党没有生存空间,两大党日趋固化,两党制形成。

除了简单多数决定制,西方国家另外一种主流选举制度是比例代表制。该制度的特点是各个参选政党按得票比例分配议席,因此小党有可能获得少量席位,易于形成多党共存格局。但是,多党制依然会产生问题。多党制国家容易出现政治碎片化现象,默克尔政府组阁谈判破裂、“海盗党国际联盟”均为典型案例。上述知识点逻辑关联详见下图。

图 1 知识点逻辑关联

教学设计方面,主要流程如下:一是课程导入。先从时事政治热点事件“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入手,开展课堂互动,向学生提问:“2020美国总统大选有几位候选人”。二是提出学术研究问题。基于学生问题回答情况,提出“为什么美国只有两大党”?三是理论讲授。依次讲解: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关联(“迪维尔热定律”)。四是回答课程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美国只有两大党,主要原因在于选举制度。五是案例引入,播放视频(视频截图画面如下图所示),展示美国国会闹剧现场画面,讲解“海盗党国际联盟”案例。六是理论讲授。讲解政治极化理论和政治碎片化理论。七是课程总结和课程升华,在中西比较视野中,认识到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最后是下节课预告。预告下次课将进入中国政党制度学习。

图 2 课程播放视频画面截图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编辑:余诗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